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冷水滩区基层政务公开 > 公开进展
分享到:
永州冷水滩:建设“四好农村路” 路通路畅百姓赞
  • 发布时间: 2022-07-08 10:15
  • 来源: 冷水滩区融媒体中心
  • 作者: 唐东升 邓钰凡 王洁 周淑芳
  • 字体【      】

一路通、百业兴。滩上,一条条蜿蜒盘旋的农村公路四通八达,云雾中,公路连接着村庄农户、产业景区,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冷水滩地处湖南省西南部,湘江上游,北靠邵阳,南抵郴州,与粤北、桂北相望,是潇水和湘江在萍岛汇合后的第一座城市。山陵、丘岗、盆地相间分布,河谷纵横,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结合乡村振兴,坚持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冷水滩区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推进农村路网建设成为冷水滩区推动农村发展的大事。

微信图片_20220628152916_副本.jpg

路通带来百业旺

高溪市镇王家冲村产业以果蔬、生态养殖和生态林种植为主,原来的泥土道路坑坑洼洼,路面狭窄,通行条件较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业的发展。现在,修建好的新公路从村口贯通而过,村民再也不担心农产品卖不上好价钱。

“现在好了,等路修好以后,大家的农产品包括鱼、西瓜、甜瓜、甘蔗、青蒿、大豆全部可以运出去卖了。”村民艾向忠笑着说道。

一路通,百业兴。畅通的农村公路为农产品、农资运输提供了便利,还带动了沿线产业发展,让当地群众搭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车。

冷水滩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小财政”建设“大交通”的理念,注重与精准扶贫、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建设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四好农村路”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冷水滩区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龙头,“一村一品、一镇一特”项目为龙头,建成各类农业产业基地122个,推动全区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628152908_副本.jpg

养护公路保畅通

从建设到养护,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不断延伸的高品质农村公路,成为当地百姓的致富之路。

位于普利桥镇东北部的竹家冲村曾属省级贫困村,是冷水滩、祁阳的交界边沿村,全村共28个组19个自然村865户2970人。2019年,冷水滩区委、区政府与交通运输局全额兜底,在该村修建了3.5公里的水泥砼路面。随着通村通畅工程的稳步推进,又修建了计划外的3.2公里水泥路,拉通了该村与祁阳狭江的边界路。目前,竹家冲村所有自然村已经全部通水泥路。

冷水滩区明确了“区养公路”“乡(镇)养公路”“村养公路”的养护责任主体;制定和完善了农村公路管养考核、养护工程管理、养护巡查、路政巡查等一系列配套办法和制度,实现管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微信图片_20220628152912_副本.jpg

居民出行更便利

在冷水滩区上岭桥镇仁山村,从冷祁快速通道通往村里的农村公路已经铺上了平坦干净的沥青路面,路灯绿化等也全部配套到位。在外打工回来的刘姓村民笑道:“通往村里的公路全部铺上了沥青,绿化也搞得非常好,开车回家安全多了。”

围绕群众日益旺盛的出行需要,冷水滩区优化资源配置和模式创新,积极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建设,注重与精准扶贫、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建设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四好农村路”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

目前,冷水滩区四好农村路全长87.79公里,涉及上岭桥镇、蔡市镇14条线路,37个工程项目。2021年8月份顺利通过国家交通运输部复核验收,并完成市里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主战场工作任务。2020年冷水滩区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区)。2020年12月31日,冷水滩区率先在全市示范创建县(区)中开通10条城乡公交线路,今年春节前,第二批又开通6条线路。做到了4个100%:100%公车公营、100%公交车、100%镇覆盖、100%新能源电动车,基本实现“一县一公司、公车公营、统筹规划、乡村全通、价格惠民”总目标。

到2021年底,冷水滩区公路总里程2305.26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条,长55公里;国道1条18.042公里;省道4条163.558公里;县道22条228.502公里;乡道61条312.542公里;村道476条1582.623公路。乡镇通沥青或水泥路率、行政村通达率、通畅率均达到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