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机构名称:永州市冷水滩区黄阳司镇人民政府
负责人:冯刚军
机构地址:永州市冷水滩区黄阳司镇车站南路
邮编:425047 值班室电话:0746—8513347
邮箱:lst8513347@163.com
办公时间:上午:8:00-12:00 下午:14:30-17:30(10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上午:8:00-12:00 下午:15:00-18:00(7月1日-9月30日),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一、基本概况
黄阳司镇位于冷水滩区东北部,地处湘江上游,东、北与祁阳大村甸镇、文明铺镇接壤,南界上岭桥镇、高溪市镇,西与普利桥镇相连。相传在很久以前黄姓人居于向阳坡地,遂在该地取名叫黄阳。明隆庆年间,高溪市巡检司徙于此,名黄阳堡巡检司,简称黄阳司,就沿用黄阳司为地名。1995年7月,由原黄阳司镇、水口桥乡、郝皮桥乡合并而成,原位列“湖南省百强镇”,是冷水滩的“北大门”。全镇总面积129.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0.65%,山地多而耕地少,耕地面积3757.67公顷、水田面积3310.07公顷、林地面积6560公顷;2016年3月实行并村改革前原辖37个行政村、1个社区,并村改革后现辖23个行政村、1个社区,38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万,其中城镇人口0.5万人。辖区内有中学1所、小学3所、幼儿园3所。黄阳司镇成功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镇”“省级生态文明镇”“省级卫生乡镇”,评为“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抬阁(黄阳司扎故事)”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阳司土陶制作技艺”的重要传承基地。
二、产业发展
地形以丘陵为主,流经镇内的河流主要有湘江。水陆交通便捷,辖区内湘桂铁路设有三级站、湘江衡阳至永州千吨级航道设有码头,国道322线穿越境内,形成铁路、公路和水运交错的交通枢纽。农产品以稻谷为主,农副产品有茶油、棉花、生猪、柑桔、大豆、蘑菇、花生等。水产品有珍稀甲鱼、竹鱼、鲢鱼、回沙、白鳝等,水口桥村133.33公顷青蒿基地辐射带领全镇种植青蒿1466余公顷。全镇森林覆盖率达30%,有5万亩国外松,林业以五峰岭,同乐滩林场为主,是冷水滩乃至全市最大的国外松基地镇。该镇是冷水滩区的产粮基地,年总产量可达2.5万吨,总产值5480万元。镇区矿产资源特别丰富,主要有烟煤、锰、铁矿、石灰石和碳酸钙石等。境内先后修建硬化了车站南路、同心路、湘桥路,规划了车站北路;拉通了黄大公路、鲁黄路;建好了第二农贸市场、黄阳司停车场、郝皮桥农贸市场;开发了果园、市场、庙山排小区;现代化小城镇初见雏形。
三、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议和决定,贯彻执行本镇党代会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决定。
(二)制定本镇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本镇党的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负责做好管理权限范围内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负责强化本镇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加强信访工作建立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建立和健全群防群治网络,确保辖区内的社会大局稳定
(五)负责本镇农业农村、林业、水利、自然资源、规划建设、乡村振兴、动植物防疫、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科技和工业信息、商务、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及财政、民政、教育体育、文化旅游广电、统计、民族宗教、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工作
(六)负责本镇退役军人事务、国防动员教育、人民武装民兵预备役等管理工作。
(七)贯彻执行卫生健康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组织开展本镇卫生健康和计划生育工作。
(八)充分发挥镇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和支持基层自治组织行使职权,实行依法自治,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建设、自我服务作用。
(九)负责本镇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宣传、统战、社会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等工作。承担人大和政协联络等相关工作。
(十)负责集中行使集镇管理和法律法规赋予、上级部门下放或委托下放的执法权。
(十一)完成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机构设置
黄阳司镇机关设下列内设机构:党政办公室、党建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生态办公室、平安法治和应急管理办公室。
设下列事业单位:黄阳司镇便民服务中心、黄阳司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黄阳司镇退役军人服务站、黄阳司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