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索引号: 4311030021/2025-00074 分类:  
发文机关: 冷水滩区牛角坝镇 发文日期: 2025-03-25
名称: 牛角坝镇麦子园村:党建促振兴 旧貌换新颜
文号 :    
牛角坝镇麦子园村:党建促振兴 旧貌换新颜
2025-03-25           来源: 牛角坝镇 【字体:   打印

近年来,冷水滩区牛角坝镇麦子园村积极探索以党建统筹引领乡镇振兴发展新路径,从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着力,让该村从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失控村”蜕变为一个基础设施全、生态环境美、产业发展旺的“美丽村”“致富村”。并先后荣获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省文明村、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组织建设“夯基固本”。建强基层组织堡垒,广纳能人志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不二法门。选准领头雁。大力实施“雁归”计划,组织动员具有一技之长和经济实力的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外引经济能人,通过领办、创办产业项目等方式,带领群众共同发展。麦子园村周长友积极响应“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号召,回到家乡参选并满票当选为村支书。返乡后,通过带领农户以土地折价入股分红的方式,成立了种养专业合作社,并发展成立了六个农业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进行运作,不仅使村里贫困户脱贫,而且改变了村民的传统思维。打牢基础桩。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基础桩”,在村委的领导下,成立三大组织。成立村民自治组织,重点解决社会事务有人管的问题;成立集体经济组织,重点解决集体有收入、群众有效益、组织说话有人听的问题;成立新型经营主体,重点解决产业发展有人帮的问题。通过基层组织体系建设,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职的人专心做事,让群众更有依靠、基层党组织更有凝聚力。聚力能人志士。一大批以周长友、王志华为代表的能人志士回馈家乡,争取并撬动社会资金6000余万元,对村里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升级,新建村级活动场所、1座小二型水库、8口骨干山塘,对全村4.5公里道路硬化提档升级,安装256盏太阳能路灯,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赋能,产业发展“蹄疾步稳”。通过党建赋能,抓产业促发展,探索出一条“三产”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做实第一产业。由村委牵头,全面摸清产业现状,按照“宜种宜养”规律因地制宜,通过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区里给技术,村里出劳力,全面开发种植沃柑、青桃、蔬菜、油茶和养殖水产等1400余亩。做活第二产业。以麦子园品牌泡菜产业为主导,把农户种植的豆角、茄子等蔬菜与泡菜车间深度对接,既扩宽第一产业销路,又解决劳务用工,村民既当农民又当产业工人,同时对泡菜品牌进行提升改造,紧跟大数据,赋予每坛泡菜溯源二维码,让消费者安心放心。做深三产融合。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水域面积较宽的禀赋,做活水文章,体验渔家乐,发展休闲垂钓;利用百果园,体验采摘乐趣,发展休闲采摘;利用全国屋顶分布式光伏整县(区)开发试点的契机,大力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发展洁净能源。村集体经济收入由以前的5万不到增至70万元。

党建焕新,乡村治理“有力有效”。坚持以生态宜居为指引,生动践行“从地下到地表,从立面到空间”的全域生态治理理念,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绘就宜居宜业的乡村治理新画卷。改厕整体推进。按照“一户一策”,不搞统一模式、标准范本,实现愿改尽改。在集中居住区,对暂时未使用的厕所预留阀口;在偏远散居区,建设四格式厕所;并且统筹尾水处理,既考虑污水达标排放,又协同推进美丽庭院、小游园、空心房整治等。坚持“首厕过关制”,让党员带头示范,把首个卫生厕所建在党员干部家。厕所设计、材料采购由村民全程监督,在建设标准、模式上不搞“一刀切”,鼓励农户根据各自经济能力对卫生间功能和美观方面进行自主设计,做到花钱少、效果好、可推广、可复制。治污一体协同。坚持“保好水、治污水、供优水”,根据村民当前污水处理实际需求和未来规划,合理预留管阀、雨污分流,建立“从地下到地上”的立体污水治理系统,2个相对集中的自然组采用无动力、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2个分散居住的自然组采取四格式、小微湿地处理,打通了污水治理“最后一公里”,为村民提供良好的亲水环境。“改厕+治污”一体推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优秀案例刊于中组部《如何当好村党支部书记》一书。乡韵全域覆盖。推动绿色与乡韵相融合,就地栽种普通风景树,添置本地小花小草,让原汁原味的乡村气息和乡土韵味充分呈现。统筹推进庭院美化工作,结合沿村主干道老旧墙体改造,将墙体彩绘与乡村历史和文化相融合,利用村民闲置空心房打造了麦子园村“两馆一中心”,积极营造“不仅生态优美、更具人文情怀,不仅生活富足、更具精神文明”的浓厚氛围,集中展示了新农村的新面貌和新气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