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30021/2024-00753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冷水滩区水利局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2024年以来,冷水滩区水利局锚定目标任务,认真履行部门职责,狠抓各项水利工作,切实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水旱灾害防御,确保安全底线稳固。
一是确保汛期安全,强化度汛措施。冷水滩区加强安排部署,有效应对,通过落实防汛责任制度,修订完善预案方案,加强防汛值班值守,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精心组织应急演练,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充实防汛抢险队伍,落实非工程措施运营责任,开展防汛物资清查,确保了全区未垮一库一坝、未发生人员伤亡,保障了粮食丰收和饮水安全。二是严格水库运行管理,强化监督效能。今年共组织水库隐患排查5次,掌握全区133座水库具体数据及运行状况,监督检查各水库防汛抗旱等工作落实情况,大力提升了全区水利工程设施的防汛抗旱安保能力,有效改善了全区水利生态环境。
(二)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严格把控质量关卡。
一是全力推进国债水利项目,确保建设进度。2024年冷水滩区实施的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共5个,分别是冷水滩区湘江黄阳司段右岸治理工程,大鱼坝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岭口水库除险加固项目,6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小型水库雨水情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项目。5个项目批复总投资14623万元,增发国债8192万元。截至12月底,下达国债投资部分已全部完成,完成支付2689万元。同时,通过统筹生产和生活用水,各项目精准施策、科学调度、跟踪进度,确保全部国债项目保质保量在12月底完工。二是狠抓2024年重点民生项目,落实实事。完成饮水工程维修养护38处,优化水质,服务人口1.57万人,恢复农村小水源蓄水能力计划完成136口山塘清淤,新增蓄水能力12万方,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600亩。三是积极申报储备水利项目,布局未来。2024年,共申报水利重点领域基础设施项目储备项目23个,经水利部筛选后我区拟列入水利重点领域基础设施项目储备12个;此外,积极申报2025年中央预算内水利建设项目4个,目前项目资料(含可研、初设、图集、概算、地勘报告等)已提交省水利厅审查。四是全面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确保安全达标。通过开展工程质量日常监督检查和培训工作,以及“质量月”“党建进工地”等宣传活动,健全党员和群众监督机制,提升参建方履职能力。定期对在建水利工程进行质量抽检,今年已发出整改通知12张,目前施工单位均已整改到位,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建设要求。
(三)紧抓农村饮水安全,助力兴水强农事业。
一是针对农村供水保障不足问题,实施集中整治行动。编制了《冷水滩区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高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分7个工作小组下到各乡镇,对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21个,强化运行管理、维护养护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二是加强供水工程维护,确保稳定运行。对马坪、蔡市、牛角坝、黄阳司等20余处农村供水工程进行维护养护,主要对机电设备设施、消毒设施、输、供水管道、水源等进行全面维护,确保工程正常运行,提高工程供水保障能力。三是推进水厂改造升级,提升供水品质。杨村甸水厂供水工程通过排查供水管网,打击、处理偷水灌田、灌塘养鱼等行为25起,维修漏水管道38处,完成300户智能水表更换,加强水费收缴;高溪市水厂、花桥水厂为加强水费收缴,有效提高水厂供水保障能力,已分别完成300块、250块智能水表换装。
(四)深化河长制工作推进,共筑碧水保护屏障。
一是加强组织引领。区委、区政府坚持对河长制工作统筹部署、经费统筹保障、人员统筹安排。全年组织召开河长制工作推进会1次,总河长会议1次。二是完善组织体系。对县、乡、村三级河长进行动态更新,充实乡镇、街道一办两员,下发了《冷水滩区河长制基层工作指南》便于基层开展工作。截至目前,调整县级河长13名,县级河长21名、村级河长20名,调整乡镇街道一办两员15名。三是抓实巡河履职。每季度对区级河长发送巡河提醒短信两次,每月中旬对乡、村两级河长巡河情况进行统计并提醒督促,每月月末对巡河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并要求乡级河长每月巡河均需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四是推进重点任务。完成宋家洲河长制文化公园设计、完成湘江上岭桥段等5条乡级样板河创建、完成芦洪江、石溪江河、腊树村三条河流健康评价。五是强化宣传引导。坚持“政府主导治理同群众共同参与治理”并行,常态化开展河长制“六进”活动,在世界水日、环境保护日等节点开展宣传活动20余场次,全民护水、护河的氛围日益浓厚。
(五)加强水利行业监管,提升治理效能水平。
一是河湖管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抓紧抓实涉河项目监管、水域岸线管控、河道采砂管理、涉水生态保护、“四乱”问题整改等工作。共完成10条河流的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工作,14条河流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已通过省水利厅的复核审查、公示、批准和公告等程序。开展河道采砂常态巡查15次,目前未发生非法采砂案事件。整改市级交办问题2个,本级问题书面及现场交办13个;与区检察院联合开展2次涉河问题排查,移送线索2个;开展水利部疑似“四乱”图斑复核85个,水利厅图斑快递核查21个,整改销号21个。全年开展河道垃圾专项治理1次,每季度发动乡镇街道至少集中进行一次河道环境整治,清理水域及岸线垃圾120.5吨,河流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二是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促进高效发展。按时完成取水核查整改116处,严格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对取水单位加强用水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实行计量取水,实现2024年冷水滩区用水总量控制在3.17亿立方米,完成市对区水资源考核任务。截至目前,2024年水资源费征收约129.1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约45.6万元。三是规范强化水行政执法,确保水利法规得到有效执行。截至目前,2024年共实施行政执法行为120件次。其中,行政许可(含行政许可初审)31件次,行政处罚9件次,行政检查80件次,罚没金额48.4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河长制工作遇推进瓶颈。一是议事协调机构改革后区级河长制工作议事协调机构取消,很多工作只能以区水利局的名义进行推进,在工作协调上存在不顺畅的情况;二是目前河长制工作虽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工作,但开展专项督查工作缺少文件依据,因此推进基层河长制工作还是缺少力度。
(二)水资源水保工作难点多。一是国控计量设施建设未完全覆盖全区重点取用水户;二是水资源费征收工作滞后,历年欠缴的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难度大;三是节约用水宣传工作和水土保持监督检查仍待加强;四是水资源与水土保持执法工作仍存短板。
(三)水利质量监督尚有不足。一是监督资源有限。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监督人员数量不足、监督设备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等问题。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运行管理要求的提高,现有的监督资源难以满足工作需求。二是部分工程协调难度大。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涉及多个部门,部分工程在监督及管理过程中存在协调困难的情况,给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和运行管理带来一定影响。
三、2025年工作谋划
(一)全面加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时刻绷紧防汛抗灾这根弦,把握关键,把握重点,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要设施的巡查管控。进一步加强值班值守力量,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掌握雨水情及工情、险情、灾情,强化预测预报预警,及时组织相关会商研判,提前做好防范应对工作。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提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同时,对于干旱缺水区域,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做好蓄水保水工作。
(二)扎实推进水利项目建设进程。一是加大项目调度。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服务到底,精准调度,分类指导,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完善2025年项目前期工作。提前做好规划,对相对成熟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抓紧完成地勘、测量、初步设计等项目前期工作。三是积极向省水利厅争取2025年水库除险加固、中型水闸除险加固项目和山洪沟治理项目。四是严把项目质量关和安全关。加强监督团队建设,培养股室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更新监督设备、引入先进的监督技术,完善部门间协调沟通机制,保障施工质量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三)深化河长制工作,确保扎实开展。完成跨界河流燕子岩河、泥河的河流健康评价工作;常态化开展河库“清四乱”工作,对新增和历史遗留的问题进行逐步整改;完成好省、市下达的重点任务。
(四)强化水资源管理,实施刚性约束。一是充分利用取水核查登记整改、用水统计调查、取水许可台账成果,加强对取用水的监督管理,严格取用水计划,对超许可取水、非法取水行为加大打击力度。二是继续加大水资源、节约用水宣传力度,共建节水型社会的良好风尚。三是继续加大水资源费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力度,及时足额完成水资源费和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工作。
永州市冷水滩区水利局
2024年12月31日